为积极响应教育部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的号召,深入探索人工智能与教学融合的新路径,软件学院于10月14日成功举办了题为“AI赋能智慧课程建设与应用”的专题讲座。本次活动特邀超星泛雅集团的专家孔维翠女士主讲,旨在引领全院教师把握“人工智能+”高等教育新生态的发展趋势,利用前沿技术驱动教学模式的深层次变革。
孔维翠女士首先深入解读了国家层面的教育数字化战略。她指出,从教育部“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、全过程”的部署,到强调塑造“师/生/机”三元深度交互的教学新范式,都标志着高等教育正经历一场从“知识传授”向“能力培养”的根本性转变。这场变革的核心,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,推动教学从结果评价走向多元化、过程性的科学评价。
讲座的核心部分,孔维翠女士系统阐述了“智慧课程”的建设思路与三大支柱。她强调,未来的智慧课程是一个集“智慧化教学环境、智慧化内容组织、智慧化教学过程”于一体的有机生态。
l AI智能体:构建全天候教学环境。通过为课程定制专属知识库,可生成24小时在线的AI助教,即时解答学生疑问。同时,集成了超过35种应用的“AI工作台”能够辅助教师完成AI出题、智能批阅、学情分析等任务,实现提效减负。
l 多维图谱:实现课程内容的可视化与结构化。利用知识图谱、能力图谱等工具,将抽象的知识点和能力目标具象化,学生可以获得清晰的个性化学习路径,教师则能更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与学情分析。
l 任务引擎:驱动教学模式的创新与落地。“任务引擎”如同一个灵活的调度中心,支持教师以“搭积木”的方式设计项目式学习(PBL)、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,将教学目标、资源、活动和评价融为一体。
为了让与会教师更直观地理解智慧课程的应用,孔维翠女士分享了东南大学《大学物理》智慧AI助教和贵州医科大学《生态文明》3D元宇宙课堂等多个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的成功实践。这些案例生动展示了数智技术如何赋能传统课程,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体验。
本次讲座为学院教师带来了一场关于未来教育的思想盛宴,不仅明晰了教学改革的前进方向,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与解决方案。财经学院将以此为契机,鼓励教师团队积极投身智慧课程的建设与应用,共同探索数智时代人才培养的新篇章。

图1 专题讲座活动现场全景
图2 孔维翠女士作“AI赋能智慧课程建设与应用”专题讲座

图3 孔维翠女士现场讲解智慧课程核心理念